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有这么一个普通却又特殊的家庭,丈夫是瘫痪20多年的转业军人,妻子是不离不弃孝敬婆婆、热心公益的军嫂,儿子又是感恩回馈社会,于危难之中、挺身而出,救人性命的白衣战士。一家人用30年时光,接力棒式传承爱心,小家传递大爱,用行动温暖一座城。邓小金家庭荣获2019年江西省最美家庭、九江市第六届道德模范,丈夫陈鹏是荣获一等功的退役军人,妻子先后获得感动武宁“爱心人物”、感动九江“最美人物”、九江市十大贤母等称号,入选2013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,2018年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,2018年江西好人、九江好人,武宁县首届文明家庭,武宁县第三届道德模范,儿子陈邓亮被评为2022九江好人、武宁县“闪亮的青春优秀青年”。
丈夫瘫痪不离不弃 军嫂情深为爱坚守
有共同价值观的结合,是爱情的源泉,同甘共苦、相濡以沫,是婚姻的全部真相。邓小金,女,1963年1月出生,现居住武宁县豫宁街道古艾社区,是一名“特殊”军嫂。她的爱人陈鹏,1961出生,年仅18岁便应征入伍,因为为人谦和肯吃苦又有才气,在部队里先后担任秘书、排长、副连长,是大家眼里的好战友、好下属、好领导,在部队荣获一等功。
因爱结合,为爱坚守。1963年出生的邓小金从小就仰慕军人,1994年经过介绍与转业军人陈鹏相识。然而,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,陈鹏在一次训练中头部受到重创,虽经紧急抢救挽回了生命,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——癫痫。初识之时,陈鹏已是一名二等乙级伤残、偶发癫痫的专业军人,许多亲友都劝解邓小金不要“因小失大”。但经过一年多的相识、相知,邓小金认定陈鹏就是自己生命的另一半,1996年两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,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。
1997年,邓小金如愿怀孕,一切朝着美好的轨道运转。但天不随人愿,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时,一个巨大的灾难却悄然而至。同年3月20日晚,陈鹏突发癫痫倒地,医院的诊断结果是:旧伤复发,很有可能永远站不起来。最初在医院治疗的84天,她日日夜夜守候在丈夫床前,希望用爱唤醒昏迷的丈夫,只是奇迹并没有发生。
1999年冬,邓小金怀着希望带着丈夫远赴山西求医,她的真情打动了医务人员,大家都悉心照顾着这对苦难的夫妻。长期的坚持,也终于是换来了一丝回报,经过70多天的治疗,陈鹏的病情稍有好转,但依旧无法站立起来。
本是与丈夫共创美好生活的时候,但她却不得不独自挑起家里的重担。出院后的陈鹏生活难以自理,在邓小金眼里丈夫依然是那个英姿飒爽的军人,照顾丈夫义不容辞,也无比荣耀。半夜2点钟喂丈夫吃完药后她才睡觉,早上5点不到扶丈夫起床锻炼一个小时,7点准备早餐送儿子上学,上午用收音机给丈夫放部队节目,中午回家给丈夫送饭喂药,晚上为丈夫洗漱、擦身、按摩,让他回味军营充满激情的岁月,振奋丈夫战胜病魔的斗志。这就是26年来邓小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面对常人难以想象得困难,邓小金从不喊累、喊苦,也不曾想过放弃。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;我既然选择了,做一名军嫂,选择了这样的命运,就因该义无反顾,一如既往,无怨无悔。
不辍劳作,言传身教。为了给丈夫看病,邓小金欠下5万元外债,对于一名无依无靠的农村妇女而言可是天文数字。为了还清债务,也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,邓小金每天没日没夜的操劳着。早上起来,出来照顾丈夫外,她还做一些 “山背馒头”,待到将丈夫和儿子安置妥当之后便会到街头叫卖。没有多少文化的邓小金,只能依靠勤劳的双手。如此高强度的劳动,让本就柔弱的邓小金一天天的憔悴下去。为了这个小家,她不知摔过多少跤,不知咽下多少泪水,素衣简食挡不住她对丈夫的爱。家贫不忘教子,邓小金告诫儿子最多的一句话式:“人穷志不穷,穷且益坚”。言传不如身教,邓小金爱夫如命,长久的坚持也让儿子学会了如何关爱家人,什么是担当。
从小学开始,陈邓亮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喂药、端饭,帮父亲换衣服,扶他上下楼梯锻炼身体,总是希望能够减轻母亲身上的重担。陈邓亮知道母亲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能有好的前程,他在学习上一刻也不放松,2016年如愿考上了大学。
敬老孝亲,团结互助。顶梁柱倒了,但家风不能倒,一个家不能散。邓小金不但把自己小家庭打理得紧紧有条,儿子培养得懂事上进。同时她还帮助5个兄弟姊妹照顾带大他们6个留守儿童,长年照顾体弱多病80多岁母亲。邓小金兄弟姊妹都生活在农村,为了生活他们长年外出务工,只有春节过年回家几天时间,家里小孩和老母亲没人照顾,带小孩和照顾老人担子,邓小金就主动承担起来。八十多岁的母亲有高血压、脑梗及心脏病,平时喂汤喂药主要是靠邓小金。病情发作便动弹不得,这个时候,背母亲进医院的还是邓小金。 “照顾好母亲是我最大的幸福”她这样说得到。
自2003年到现在先后培养照顾6个小孩读书,有5个已经送上大学。寒来暑往,邓小金都是骑着电瓶车接送侄子侄女们上下学,按时做好饭菜等他们回来,细心照顾好老母亲,不让兄弟姊妹们有后顾之忧,他们也能安心在外务工。在她的言传身教下,在她家带大的这些小孩无一不孝顺懂事上进。
饮水思源热心公益 爱心传承扶危济困
亲身经历过才最明白,邓小金家庭家贫不敢忘人忧,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。邓小金不仅是对身边人好,对陌生人也是能帮尽力帮。在她的春风话语下,儿子毕业后毅然回馈家乡,续写了新的动人篇章。
励志成才,应诺感恩。儿子陈邓亮从他记事起,父亲一直瘫痪在床,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。从母亲身上,他学会了坚强。虽然家庭非常困难,但二十多年来,经常受到当地政府、社会以及无数爱心人士的真切关爱和热情帮助。他一直深怀感恩之心,从小励志成才,将来倾情回馈社会。从小亲眼目睹父亲饱受病痛困扰,陈邓亮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了医学。他说,“当一名外科医生能够改变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病人的命运”提起儿子,邓小金脸上洋溢着幸福。2020年10月,有人问陈邓亮毕业后有什么打算,他毅然回答:虽然有大医院联系了他,但自己希望毕业后回来工作,报答家乡。
2021年7月1日,大学毕业的陈邓亮兑现承诺回到家乡,被武宁县人民医院招聘。他医术良好,医德高尚,精心救治病人。他还喜欢唱歌、会弹吉他、爱打篮球,用乐观和激情感染大家,医院同行、病人以及家属都非常喜欢他。
热心助人,共创文明。邓小金,在武宁还有一个特殊身份,是全县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导员”,还加入了生态文明志愿者协会,每天走街串巷,每天携带一把钳子、一个口哨、一块抹布、一双手套,或耐心劝导沿街商户将摆放在店外商品和杂物清理干净,或劝导行人规范停车、文明出行,有时还要擦洗垃圾桶、宣传栏等。陈邓亮从小就乐于助人。读初二时,在街上看到婆孙两个乞讨。当时正是端午,陈邓亮不仅把他们带回家中过节,还留他们在家住了一个多星期,直到他们家人得知后才接回去。刚进大学那年,有一次路遇环卫工人吃力的拉着粪车。陈邓亮不畏脏臭,立即上前帮忙。一位工商局干部看到后,非常感动,将此事报告学校。陈邓亮不仅得到学校表彰,还被赣南卫视报道。2020年7月,陈邓亮在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。医院有位地中海贫血患者急需输血,一时却找不到血源。陈邓亮立即主动献血,使患者得以及时治疗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陈邓亮正值寒假在家。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热情帮助左邻右舍、亲戚朋友,还把奖学金全部在网上购买口罩,赠送给那些老弱病残群体。
见义勇为,临危救人。读书时,陈邓亮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从小学开始,一直担任班干部,每年都被评为“三好学生”。进入大学后,他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,多次评为优秀团员、优秀学生会干部。走上社会后,“好学生”陈邓亮转换成了“好人”。2021年8月28日晚上11点左右,武宁县城街头有一女子突然昏厥倒地。虽然有人上前,因不明情况,不敢救助。正当大家惊慌失措之际,在医院上完夜班的陈邓亮正好路过。他快速上前,发现该女子意识丧失,心跳骤停,便跪地为她进行心肺复苏,吸痰抢救。经几分钟专业救治,女子终于渐渐苏醒。有人一边拨打120,等女子送上救护车后,陈邓亮才离开。该女子成功获救,武宁县人民医院专门发文表扬陈邓亮,武宁发布报道该事迹后,被多家新媒体转载。其实,早在4年前,邓小金也干了同样一件事,2016年5月,一名山东马戏团的小伙因降落伞失灵在长水大桥遇难,非亲非故的邓小金参加了打捞活动,还帮遇难者购置了衣服和死后的一切用品。
26年的坚守,是苦难,也是幸福。“对己苛刻,对他人大度”已经成为邓小金家庭身上明显的标签,这也体现了一个平凡家庭身怀感恩之心倾情回馈社会,让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,带动更多家庭参与起来,引领了社会新风尚。
责任编辑:胡育凯
举报电话:0792-27812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