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病,因其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致残率和高经济负担,让人闻风丧胆,它就是脑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。实际上,在中风来之前,我们的身体会“报警”,这个时候要高度警惕。本文将为大家讲一讲身体的哪些“小异常”可能是中风前兆。
身体“开小差”,可能是中风警报
脑卒中分两大类:脑梗死和脑出血,病理机制完全相反。
其中,最常见的是因血管阻塞发生脑部缺血,导致脑梗死,发病率约占70%,通常是在睡眠或早晨醒来时发生;另一类是脑出血,多由血管破裂所致,通常是动态下发病,比如高血压患者突然情绪激动等。
当患者的身体突然出现异常,开始“开小差”时就应考虑中风可能:
1.一侧肢体(伴随或不伴随面部)无力或麻木。
2.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。
3.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。
4.双眼向一侧凝视。
5.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。
6.眩晕伴呕吐。
7.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、呕吐。
8.意识障碍或抽搐。
其中,前3种症状最为常见。
专家教你快速识别中风口诀
为了方便快速识别中风,专家们把发病症状编成了口诀。
一是言语含糊嘴角歪,胳膊不抬奔医院。
二是FAST口诀:
Face(面部):微笑时面部是否对称?
Arm(手臂):抬起双臂时是否有一侧垂下去?
Speech(言语):说话的发音是否奇怪?
Time(及时):及时拨打120。
三是中国特有的120原则:
“1”代表“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”;“2”代表“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”;“0”代表“聆(零)听讲话是否清晰”。
如有以上症状,应马上拨打“120”。在急救车到来之前,让患者侧卧于平坦处,为其保暖,去除患者口腔异物,记住发病时间或最近一次身体正常时间。
预防中风,控好危险因素
发表在《柳叶刀》上的一项研究发现,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。
如果控制好血压,可减少48%的中风;如果增加体力活动,能减少36%的中风;如果饮食健康,结构合理,将会有19%的中风可预防;如果戒烟,12%的中风就会减少;如果房颤等控制好,可防9%的中风;如果糖尿病控制好,4%的中风可减少;限制饮酒,可减少6%的中风;学会释放压力,也可防6%的中风;控好血脂,能减少27%的中风。
其中,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控制因素,也是降低全球中风负担的重要靶标,通过合理药物、健康饮食等可有效降低血压,减少中风发生。
除了高血压,缺乏体力活动也是重要危险因素,建议坚持运动。
每周坚持3~5次、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,如健步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,以微微出汗为宜。如遇极寒天气,不方便外出,可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小运动。瑜伽、广播操、太极、原地跑步、扩胸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需要提醒的是:除了定期做血脂、血压、血糖等常规检查外,四十岁以上、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,建议适当增加颈动脉超声等专科检查。
责任编辑:邓丽君
举报电话:0792-2781222